細數國泰歷次身份危機—— 「 國籍」模糊由救命草變負資產
2023年7月10日

Blanket and carpet,一字之差,一個心結──國泰「辱華事件」雖然以空姐被解僱告一段落,但「國籍問題」仍存。近年,這家航空公司經常被推上政治浪尖,儘管回歸前已主動轉讓股份,獲國務院副總理錢其琛讚揚為「標誌着英國對(香港)當地航空業的統治結束」,不過「英資」背景現時卻再成話柄,被指崇拜洋人、不知衣食父母。昔日資產變負資產,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及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副教授王迪安為本刊拆解國泰的身份危機。

撰文:許創彥

先說一個中佬創業故事。

1946年,二戰剛完,大量港口被炸,海上運輸受到重創,給予航空業大量發展機遇。34歲的美國人RoyFarrell看中了這片藍海。

Farrell算是行內人。打仗時,他曾任戰時機師,負責飛越喜馬拉雅山,將補給品從印度送到中國;退役後,他「搶佔先機」,在紐約買了一架退役軍機,稍微改裝,就這樣開展了一盤空運生意。

在中國,他遇到澳洲老戰友Sydneyde Kantzow,決定在商界再度並肩作戰,合資成立公司,取名「國泰航空」,Cathay Pacific。

所以,國泰「自古以來」就是英資?不,它是美澳joint venture。

移英之路自主權移交以來,國泰「英資」背景遭中方批評。但翻查歷史,國泰成立第一年,已捲入身份危機,原因倒是「非英資」。

正所謂親疏有別。1947年,香港出現另一家航空公司「香港航空」(Hong Kong Airways),由英國海外航空和怡和洋行成立,屬全英資公司。它的出現,令「出身不純」的國泰異常尷尬。

「英國冇可能給掛着別人旗號的公司營運航空。」研究香港航空史、著有《香港振翅:民航業與全球樞紐的發展,1933‒1998》的王迪安博士在訪問開始時已點出,航空公司性質有如「準政府機構」,「沒有政權支持無法成事」。

加上,英美在航空業是競爭對手,港英沒理由支持美資,結果國泰被裁定違反「有效控制權應由英國(或香港人)持有的基本原則」,並於1948年收到港府最後通牒,必須把美資持股量下調至10%以下,否則不獲特許經營權。

美籍老闆Farrell別無他選,把多數股份轉讓給太古和澳航,國泰自始成為「英資」,順利拆解了首次「國籍」危機,得到航空專營權。

最後,港府安排國泰飛「南區」,主力服務東南亞市場;港航飛「北區」,集中開拓中國航線。可是天意弄人,協議訂於1949年,港航從雲外看,沒有新生趣,只有新中國,航線被中國取消,五十年代起長期虧損。

為求止蝕,港航大股東英國海外航空,向國泰大股東太古集團商討合併,後者遂提出極辣方案,合併後全由國泰主導,港航大股東無奈答允。1959年,國泰一統天下。國泰曾是港人驕傲,但其成功並非源於「洋人優越感」,反而是因身份模糊,樹立起多元的國際化形象。「看一家航空公司如何轉變,除了看股份組合,看企業形象也是另一種方式。」

——節錄自7月信報財經月刊《港股陰乾》